阅读:9626回复:5

入乡随俗,我国的特色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9-08-09 00:10
      前两天,在《北青报》看到一篇文章,如下:
  2000年,美国林肯中心爵士乐团来中国巡回演出,我担任双语主持和大师讲座的同声传译,陪同乐团在中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巡演到上海的那次演出格外成功,林肯中心爵士乐团为观众献上美妙的视觉大餐。为了对乐队表示感谢,上海方面的接待人员特意准备了一个隆重的party,有意邀请他们当晚出席。
  当我将中方的意愿传译给乐队成员时,乐队的成员一脸疲惫地对我说:“今天太累了,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我们只想回房间休息,不想参加。”我劝他们说:“我知道你们累,可是中方的工作人员花了很大的工夫准备这场Party,希望通过制造热闹的气氛让你们高兴。”
  “那有什么?”他们摆了摆手,觉得无所谓,“如果他们想让我们高兴,就让我们回自己的房间休息,放松一下。”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我也就不好意思再劝说他们。
  我找到中方的接待人员跟他们沟通说:“他们今天真的很累,请体谅一下他们,改天吧。”招待人员显得很惊讶意外,继而为难地说:“恐怕不太方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能不能跟他们说一下,我们保证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我一会儿代表接待人员向乐手们沟通,一会儿又代表乐手向接待人员解释,夹在他们中间,显得非常尴尬。
  来到中国这么多年,我能够理解他们双方。作为一个美国人,我能理解那些乐手,当他们很疲惫的时候,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不想别人打扰他们,只是想好好休息一下。然而中国人是热情好客的,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在为乐手们准备丰盛的晚餐加party时,肯定想不到对方会拒绝。因为在中国,本土乐队应邀参加主办方盛宴活动,是情理中的事。乐手再累也会倾情参加。毕竟是一番心意,盛情难却啊!
  那时的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该用中国人的思维处理这件事情还是用美国人的思维处理这件事情呢?
  后来,我站在美国人的角度向接待人员解释一下:“你们这么热情好客,他们很感谢你们。他们不是太客气,而是他们真的很累。美国人生性自由,比较个人主义,他们想要一个私人空间。你不能强求他们,这样他们反而会不高兴。”之后,我跟乐队的队长Wynton Marsalis交流了一下中国人的想法,我说:“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他们是很友善的,热情好客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入乡随俗嘛,请理解一下中国人的一番心意,接受他们的邀请。”在我的劝说下,Wynton Marsalis妥协了,表示愿意出席。
  其实,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理解了这些差异,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最终在Wynton Marsalis的号召下,大多数乐手都参加了那场party。几位乐手实在是太累了,去不了,接待人员也表示理解。那些参加party的乐手有些想早点回去休息,提早退场,接待人员也不介意。

        看看连美国人都逃脱不了我们的规矩。

       今年是希望工程二十周年,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想起来,第一次跟着李女士去中国青基会总部,完全是出于好奇,似乎是98年那年,有点记不清了。李女士是去给李先生办理捐款手续,也就是那次,我才注意到“希望工程”。
       这些年,做希望工程工作也跑过不少省市,我作为捐增方的代表,自然要受到各地的接待,不管愿意不愿意,频繁的饭局简直就是一种“规则”。如果你想在希望工程上有所建树,那么最好是遵守这种“规则”。
       我们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有朋自远方来,怎么着也得让朋友感受到我们的热情。至于朋友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热情,那不是我们的事,我们不管你愿意不原意。再者说,哪有不愿意的。我们这么热情,你还不愿意,这不是给脸不要脸吗。
       近代中国一直害怕洋人,改革开放后发现外国(尤其是美国)和天堂差不多,能出国的人就是光宗耀祖。
       现在就连美国人都不得不按照所谓的“规则”办事,李先生咱们就别觉得有什么冤了。入乡随俗吧。
       在酒桌上,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宗教信仰”来搪塞。只是这种行为的确亵渎宗教信仰,不过还好,你什么都不信。

游客